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赵方庆教授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 2022-05-12 浏览次数: 1452

2022年5月10日,应南京医科大学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邀请,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计算生物学联合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副秘书长赵方庆教授为我校师生做主题为“菌群互作与母婴健康”的学术报告。

赵方庆教授主要致力于建立高效的算法模型和实验技术,探索人体微生物与非编码RNA的结构组成和变化规律,以期解析它们与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本次讲座围绕婴儿的菌群动态变化展开。赵方庆教授通过研究不同地域、不同发育时间段婴幼儿的菌群分类肠型的动态变化,发现国家发展程度越高,婴儿的肠型越偏向成熟的状态,同时证实了足月儿中胎龄越长的婴儿肠型相对于胎龄较短的足月儿和早产儿也越偏向成熟。婴儿肠型的成熟变化不仅是由于菌群物种的改变,也是源于不同菌群编码基因功能的改变,如支链氨基酸代谢和长链脂肪酸代谢。另外,除了肠道菌群以外,赵方庆教授还关注了生殖相关的菌群。赵方庆教授团队将慢性子宫内膜炎病人的阴道菌群移植到大鼠阴道内造成大鼠子宫炎症,通过数据分析的关联研究筛选出具体的3种重要的菌株,分别是Prevotella bivia、Clostreidium perfringens和Lactobacillus murinus,前两种有害菌定植到阴道内都可以导致宫腔炎症,最后一种益生菌的定植可以阻碍有害菌的宫腔异位定植,以上研究验证了下生殖道的菌群干预可以影响上生殖道微生态的平衡,赵方庆教授提出未来可以通过阴道菌群移植和干预来促进宫腔内的健康。

会后赵方庆教授详细地回答了在场师生地提问,这场精彩的报告加深了师生对菌群遗传和女性生殖道菌群的了解,提供了菌群与人类健康和疾病相关研究的新思路。



(撰稿/李丛蓉 厉璐帆;审核/郭雪江 王黎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