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0日,SKLRM天元生命科学前沿论坛第八十九期讲座在线上顺利举行。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刘真研究员,应生殖医学与子代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霍然教授邀请,在开年伊始为我校师生带来了题为 “哺乳动物着床前胚胎蛋白质组研究” 的线上学术报告。生殖医学与子代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及我校各学院师生聆听了本次报告。
刘真研究员长期从事灵长类胚胎、生殖及干细胞领域研究,并致力于将以上研究应用于灵长类遗传修饰技术研发和模型构建中。学术报告环节由霍然教授主持。刘真研究员首先对近年来哺乳动物植入前胚胎研究进行了回顾,介绍了在哺乳动物植入前胚胎中组学技术的发展。随后向我们展示了其团队围绕哺乳动物植入前胚胎蛋白质组学的近期研究成果:优化了用于人类卵母细胞和胚胎的CS-UPT(comprehensive solution for ultrasensitive proteomic technology)技术, 得到了人类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中近 8,000 种蛋白质的蛋白质组图谱。团队结合跨物种比较和多组学整合分析,系统性地解读了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过程,并围绕临床上常见的低质量胚胎的形成进行了单胚胎蛋白质组分析,通过劣质胚胎的单胚胎蛋白质组学揭示发育失败的原因。这些工作为理解哺乳动物着床前胚胎发育提供了跨物种的新资源,为通过多组学解析早期胚胎发育机制提供了新思路,也为研究人类着床前胚胎发育失败建立了新范式。

讲座尾声,刘真研究院团队的朱文成博士后也分享了自己在科研道路中的感想,他强调:新技术的开发是科研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交叉与合作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洪流。同时他也提醒大家要重视循序渐进式积累的力量及时跳出科研惯性带来的舒适区,不断挑战自我。这些真诚而深刻的感悟让聆听讲座的师生们深受启发,特别是对于年轻学子而言,更是激发了他们面对科研挑战时的积极态度和应对策略。

报告结束后,刘真研究员与朱文成博士后耐心解答了在场师生提出的问题,引发了在场师生的热烈讨论和交流。这次精彩的报告不仅加深了师生们对于哺乳动物植入前胚胎发育机制的理解,也为人类着床前发育失败提供了新的视角、资源和思路。
(撰稿人/叶茂盛;图片/谢婕;审核/霍然)